时间,可以用来衡量一件事情,或者一个现象背后的规律。
比如摩尔定律,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·摩尔提出,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。
后来升级了一下,变成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,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。
(相关资料图)
是摩尔定律,造就了整个互联网时代,移动互联网时代,甚至是AI时代。
如果不是算力指数级增长,成本成倍成倍下降,我们就不太可能用得起需要那么庞大算力支撑的电子产品,更不可能说现在狂潮汹涌的AI了。
自从摩尔定律在半导体产业名声大噪以后,各个产业也都有了自己的定律,比如基因测序领域的弗拉特利定律,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相关的莱特定律等等。
每一个行业的野心家们,都想找到这么一个类似摩尔定律的产业发展规律,从而给这个产业做一次更新换代。
最近人工智能ChatGPT来袭,AIGC变成了今年最大的热点,科技发展的又一次大革命也许就在此刻。
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指数——笑尿指数。
笑尿指数,是世界上学位最多的牛人之一,库兹维尔提出的,他指的是假如你想用技术把一个人吓死,最少你需要穿越回多少年前?
假设有个时间机器,能让你穿越回300年前,那么300年前的那个人来到现代,他会被吓尿么?
如果会,那么科技发展的吓尿指数就是300年。
现在呢?自从信息革命之后,科技一年一个样,四五十年前的人来到现代,都有可能被吓尿。
但是5000年前的人,到500年前,可能会觉得并没有什么两样。
所越往前,吓尿一个人,需要穿越的年份就越多,反过来,越往后,特别是AI出现以后,笑尿一个人所需要穿越的年份就越短。
人类的技术发展,正在加速跃迁。
和吓尿指数相类似的,还有憋尿指数,一件事情好玩有趣到让你憋住上厕所的欲望,说明这件事憋尿指数极高。
当然,还有一个比较好玩的叫傻瓜指数。
一个人去回忆过去自己说的话,写的文章,做的决策,坚持的三观,发现自己如此幼稚,幼稚的像个傻瓜一样。
这个“过去的自己”是多久?时间越短,说明你的傻瓜指数越小,说明你自我迭代的越快。
时间越长,越是说明你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自我迭代,没有去更新观念,认知,方法论了。
科技领域对应了吓尿指数,指数越来越短,说明了人类的技术正在加速跃迁,感觉技术它本身出现以后,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力,越是到后来,越是可能不受人类本身控制。
技术,会按照自己的节奏,往前狂奔。
认知呢?刚好反过来,认知是你不动,它反而会拉着你后退,傻瓜指数越长,那么你在这个认知上踟蹰的时间也就越长。
你更新自己越快,认知升级的越快,傻瓜指数也不一定会变快,它依然在努力尝试卡你,让你停下来。
所以认知升级,自我更新是不进则退的事情,要想傻瓜指数变得足够小,我们只能先一步奔跑,甚至狂奔。
时间维度去衡量一种状态,一种变量,其实还有很多很多。
比如情绪稳定指数,生气指数,抱怨指数,都可以用来衡量自己的成长。
当把一种不确定的事情,量化在时间轴上以后,很多模糊的道理,就会变成清晰的逻辑,帮助你看清一件事,也能帮你去改变一些事。
关键词: